孩子入學前,一些家長往往擔心自己孩子的知識儲備不足,難以應對小學的學習。其實這樣的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。一些家長早已提前教孩子學習了復雜的加減運算、英語等相關知識,其實沒有必要這樣做。
一方面,一年級的知識盡管非常簡單,但是家長未必能正確的教給孩子,或者不能采取合理的方法,事倍而功半。如果家長采取了不適合兒童特點的方法,往往容易損害孩子對學習知識的興趣。另一方面,孩子在家里學會了應該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以后,課堂上聽講的質量就大大下降,不容易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,影響的是以后的學習質量。
因此,我們建議您不要在意孩子掌握知識的多少,而是關注孩子入學后能成為其學習基礎的東西,諸如,學習興趣、學習方法與能力、學習的情感和態度等。以下幾方面您可以嘗試著做。
1、讓孩子說出自己所做事情的名稱和內容,能夠看圖說話和復述所經歷的事情。您還可以通過命名游戲、談話、講述、唱歌、猜謎、詞語接龍等活動引導孩子運用口語大膽、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2、每天晚上安排一定的時間與孩子一同閱讀。給孩子一些可以自己讀的書(您可以從一頁一幅的、語句簡單的故事書開始),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。并仔細地傾聽孩子對故事的描述,問一些和故事有關的問題。您就會知道孩子到底對故事理解了多少,從而了解孩子的閱讀能力。
3、與孩子一起創設學習文字的環境。您可以和孩子一起為玩具、家里的物品貼上文字標簽,在孩子的房間中有隨手可取的帶字書籍和書寫工具,隨時隨地和孩子一起認讀周圍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漢字。注意,不是為了追求認字的數量多少。而是培養對漢字的興趣與敏感。
4、從周圍生活中引導孩子對數數、形狀、數量關系等的感知和學習。您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隊長龍、屋頂的模樣、餐前餐具擺放等事情來和,孩子一起學習。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對數學世界的好奇、興趣和探究的沖動。